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科技 >内容

科技

为什么微信上不能设置在线状态功能_为什么微信上不能设置在线状态

2024-07-23 08:34:53科技帅气的蚂蚁
或许下面这种现象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出现过几次,尤其是在上班族中:休完年假后,我或工作中的同事经常会在我的微信昵称旁边标注“我在休假

为什么微信上不能设置在线状态功能_为什么微信上不能设置在线状态

或许下面这种现象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出现过几次,尤其是在上班族中:休完年假后,我或工作中的同事经常会在我的微信昵称旁边标注“我在休假”的字样,同时会写上“最近休假,有急事请打电话给我,如造成不便,敬请原谅!”」

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利用微信这种与大家日常生活几乎无缝衔接的社交工具,第一时间发布自己的动态,让一些对商务互动至关重要的信息,比如休年假,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将大规模人际交往的沟通成本降到最低。

在微信还没有明确划分工作与生活的沟通场景的情况下,微信的场景定位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复杂而模糊的。在微信页面上,无论是手机还是PC,我们一眼就能在联系人列表中得到的信息,无非就是微信名/备注名和最近一次对话的摘要提示。平心而论,上面提到的这些信息,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比较生硬,不够生动的。微信名或者备注名,无非是一个让我们识别好友的文字符号,这是我们无法控制和参与的。最近一次对话的摘要提示更是过期,逻辑关闭。总之,当我们浏览联系人列表的时候,压抑或者准备开始新的对话,因为这些行为实际上需要与我们的每一个生活圈子和社交线连接起来,这直接导致了封闭僵化的信息无法很好地起到“社交润滑剂”的作用。

群落优势

说到这里,如果你还记得,我们可以在QQ面板上选择自己当前的状态,可以是在线、隐身、忙碌或者离开;我们还可以自由设计自己的数据面板,隐藏一些发光的应用图标,为自己选择一些个性标签,甚至可以写一个很长的故事或者谈谈自己,让朋友直接从联系人列表中了解自己的近况。

对于这些功能设置,我更愿意称之为“社交主导”。高度虚拟的社交网络中的这些功能为我们绘制了一条与真实时间线连接的线索。排除一些功利因素,可以说在QQ上,大家对好友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程度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微信的。即使个人资料页面上的许多信息可能模糊不清,或者朋友根本看不到,但这些反映是真实的。

如果是说QQ上的状态栏需要用户主动选择才会生效,也不排除一些没有开启的情况,比如在QQ音乐中显示你正在听的音乐,显示你当前的网络制式,显示你当前是否有拍照功能,这些都是默认开启的。无需用户主动干预,这些功能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用户。当然,很多人在日常使用中并没有顾及到这些小细节。

可以看出,这些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增加虚拟网络中的现实感知的功能,在QQ时代是备受推崇的,也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为什么这些功能还没有迁移到微信上呢?这些功能的存在对于不同时代的社会行为意味着什么?

QQ——虚构与事实中乌托邦社会体验的制造者

每当我们谈论QQ和微信的优劣时,绕不开的大前提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QQ是PC的标准,微信是智能手机的标准。两者的应用载体完全不同,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作者注:虽然电脑版微信实际上已经成为职场社交的标配,但是考虑到场景的典型性和讨论的方便性,这里只考虑微信在手机上运行的情况。」

在PC时代,即使社交的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QQ空间、talk、QQ秀等元素为QQ的产品内核注入了社交矩阵,使得QQ即时通讯工具的形象定位更加生动、稳定。同时,PC平台作为整合社交应用和通讯工具两大产品属性的载体,具有长期性、高关注度、实时性和无缝切换的特点,这意味着围绕QQ产生的社交和通讯需求将从启动运行到关闭。相关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QQ平均在线时间达到6小时。

这样一来,QQ的存在感就会因为随时可以调出的操作面板、好友上线时的铃声、时不时出现的晃动窗口,而以一种永久化、寡头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触手可及的公司让QQ承载了一些超出社交和通讯范畴的功能。

正是因为几乎全天候、多场景的注意力叠加,QQ这种可以说是真正被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人际交往的应用,在“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鼓励下,可能会有意识地转化为人们互相窥探的网络窗口。在开创性的设计上,QQ始终希望将现实语境中的人际交流以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功能嵌入互联网的组织架构中。它希望利用互联网新兴的“设计语言”,采用最现实的表达方式,向早期互联网用户呈现现实人际交往的蓝图,鼓励他们打消疑虑,放下戒备,成为这一伟大“互联网社会转型工程”的实际参与者。在这些早期用户的窥探欲望在互联网的跨维度语境中得到彻底满足后,QQ作为国内社交应用的先行者,也完成了改变思维、获得信任、展现优势的市场教育使命。这样,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在线、不可见、忙碌和离开状态,并给予和保留个性化个人数据显示页面等“社交主导权”就成为了对这一逻辑的直接验证。

微信——仪式感和有效注意力的双重损伤

说完了与PC并存的QQ,再回头看看在移动互联网春风下诞生的微信,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究上面提到的“社交统治力”缺失的原因。

还是和谈QQ时一样的思路。微信兴起的背景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说到智能手机,我们应该马上反映出碎片化应用的概念,这与之前QQ部分提到的集群化形成了对比。

碎片化最简单的表达,无非就是一小段时间,像碎片一样,拼凑出一幅移动社交时代对“永远在线”这个概念关注度不够的画面。

在微信上,有效关注包括阅读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群聊讨论、等待发红包等。除此之外,我们可以认为都是浅层的关注,即知道是第一信息需求,而不是了解和熟悉。也就是说,除了阅读微信官方账号等需要长时间停留的场景,人们在微信上的日常行为都可以通过粗略浏览、简单回顾和交流来概括。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内容理论,智能手机的便携、小巧和多功能,使得即时连接成为随时随地重塑和主导我们社会行为的概念催化剂。真正实现24小时不关机、不间断供电、实时在线,让智能手机成为我们身体器官的延伸,进而成为人体有机体的一部分。

这种深度的交织和融合,使得社会行为的外延在某种程度上无限延伸,同时社会行为本身的自然仪式感也逐渐降低。一个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社交天网逐渐包容了所有人的社交行为,模糊了线上和线下的界限,混淆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每一个社会行为都可以被这个天网社会化,进而获得通向网络空间的身份标识。

当社交行为不再像QQ时代那样强调社交窗口的唯一性,突出社交行为的焦点和伴随生化,随着仪式感的逐渐丧失,社交行为变得越来越被动,趋向于机械开启、提问回答、抵制注意力溢出的模式。从功能定位层面来看,自主设置当前状态、将个性化签名放在前面等“社交主导”的事实,就是这种仪式感缺失导致有效关注不足的逻辑循环的阶段性产物。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微信不允许用户自行设置在线、忙碌、离开等状态,或者对联系人列表界面进行预个性化,这其实也体现了微信一直以来克制的产品思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在这种内敛的思维逻辑指导下,少即是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成为了绝对真理。之所以不把QQ的功能照原样迁移,正是出于对微信始终保持塑造社交场景初心这一理念的追求。我们希望微信始终坚守社交的根本本质和逻辑起点,进而通过实用功能的选择,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社交体验,同时塑造沉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时尚。正是基于此,在微信的产品思维中,那些可有可无、锦上添花、不影响核心体验的功能自然可以省去。

但我们应该看到,最近出现了类似QQ秀的捏脸社交风潮,经历了数次改版更新的微信官方账号的信息流改造,都从侧面反映出,一方面,内容生态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微信转型升级的重点,不排除包含个性化签名前缀的可能;另一方面,仍有一些功能在QQ时代已经流行起来,仍有价值可以再次挖掘。这些价值观一旦被很好地挖掘和重新设计打磨,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社会风暴,甚至引领新一轮的社会变革。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赋予了微信新的进化活力,同时也不禁让人好奇,在即将到来的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社交赛道中还隐藏着多少“任意门”,值得我们期待和惊喜。

在社交的土壤上,被不同养分滋养的QQ和微信,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动机和应用逻辑,进而使得社交变现的维度发生交错和分叉。无论如何,这些差异都不能作为评价一个产品好坏的指标。任何表面的表现都是为了契合深层的运营逻辑。在这一点上,QQ或者微信都是一样的。如上所述,在瞬息万变、生机勃勃的移动互联网中,永远不缺少变数,没有人能定义社交的终点应该是什么。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社交乃至更广阔的互联网汪洋中默默等待下一波浪潮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