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科技 >内容

科技

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斥资47亿美元收购基因族谱网站Ancestry

2024-05-03 23:34:51科技帅气的蚂蚁
本月初,全球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斥资47亿美元收购了基因谱系网站Ancestry。交易完成后,黑石将持有Ancestry 75%的股权,其余25%将由新加

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斥资47亿美元收购基因族谱网站Ancestry

本月初,全球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斥资47亿美元收购了基因谱系网站Ancestry。交易完成后,黑石将持有Ancestry 75%的股权,其余25%将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持有。

这是黑石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它直接推动Ancestry的估值超过60亿美元,是三年前的两倍。

为什么是血统?在基因检测领域,血统是半个和尚,2012年才开始涉足基因检测业务。在之前的30年里,它一直在做家谱追溯。

多家外媒称,黑石获得血统是因为其拥有1800万人的DNA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精准开发新药,缩短药物研发流程。

听起来很有道理,但背后的故事远不止这些。

祖先更像是一个社会网络

2Rubik's Cube是国内领先的祖代分析公司,获得经纬中国、软银中国等多家知名基金投资。

其创始人周坤告诉DeepTech,“1800万份DNA数据无法支持Ancestry高达60亿美元的估值”。

根据周坤的分析,国外媒体认为有可能通过人群DNA大数据推动新药研发,但为时过早。即使在美国,这条路也没有走过。换句话说,1800万条人类DNA数据确实很吸引人,但它的潜力何时能被挖掘出来,还需要我们耐心等待。

对于黑石集团来说,这次47亿美元的收购可以看到的最大好处是:一个基于祖辈家族的垂直社交网络。

根据周坤的分析,虽然只有1800万人使用过Ancestry的基因检测服务,但随着其祖先业务的免费用户,这个数字可以达到数千万。

所谓免费用户,就是那些没有做过基因检测,但把自己的家族史输入系统就能大致判断出自己祖先信息的人。

这几千万人,在Ancestry APP上寻找与自己相关的亲人,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家庭社交平台。而且这个平台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衰落,只是提高匹配精度的一种手段。

周坤表示,短文章的出现冲击了以文字为主的内容生态,但对LinkedIn、豆瓣等平台影响不大。原因是它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能。前者是职场社交,后者是基于兴趣小组。

血统的护城河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如果把Ancestry看成一个社交平台,那么这个估值是合理的。再者,社交平台能代表什么?说到QQ和LinkedIn,社交网络至少可以收取会员费。

从现在开始,这个商业模式就建立了。Ancestry年营收10亿美元,8亿美元来自用户订阅,也就是祖源分析的300万会员。

23魔方直接标记自己对抗血统。

在周坤看来,在中国做祖先分析有利也有弊。好处是中国有深厚的姓氏文化,中国人有求亲求祖的需求。大家都想知道他是不是刘邦的后代,是不是李世民的后代,历史上的宰相和自己是什么关系。

这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属性带来的。缺点在于,由于中国历史上多次战争、饥荒、朝代更替,很多资料都丢失了,相当多的历史细节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寻找。

而美国则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历史资料保存完好。周坤说,“即使是图书馆的资料也能记录你的祖先乘坐哪艘船去了美国”。

这种差异决定了23魔方和祖业中血统的区别。

祖先先收集数据,大量的文献和完善的记录基本勾勒出美国家庭变迁的历史,然后用基因检测来证明。

对于23魔方来说,正好相反。先用基因检测找出人口和姓氏文化变迁的暗线,再顺着这条线去丰富史料,因为史料真的不好找。

周坤说,23魔方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团队。截至目前,23魔方已经完成了60万人的基因检测,6万份家谱。

图|家族家谱(来源:东方IC)

血统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和有吸引力的服务——家谱。当更多的人检测他们的基因时,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出你的“家族图谱”,并据此匹配你的远亲。

23魔方承认要做中国的家谱。

这个家谱不是简单的画一个家谱。在23魔方的社区中,用户乐于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和家庭成员的故事。

图| 23魔方网站社区(来源:企业网站)

在周坤看来,基因检测是一种手段,用它做出来的家谱是骨架。用户加上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故事和经历,这才是真正的家谱。

周坤问:“你有没有想过为你的父母立一本传记来记录他们的生活?他们经历了一个巨变的时代,那种经历比小说更有趣”。

“祖先分析不仅仅是分析你的种族构成”。展望23魔方的未来,公司就是要发现、保存、记录它的祖先。周坤对此非常肯定。

除了问祖,寻亲也是23魔方非常看重的一个应用。据周坤称,中国大约有600万人需要寻找亲人。大多是特殊历史时期造成的,渴望找到亲生父母,兄弟姐妹。

在传统方法中,沿着几条线索寻人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基本锁定目标后,再做DNA鉴定,确认找到的人是否正确。

现在基因检测群体越来越多,大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系统里的A和B有血缘关系。如果A是B的堂弟,基本可以找到B的亲生父母,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基于基因检测,祖先分析不是唯一的玩法。

从全球范围来看,Ancestry还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23andme。

使用引号是因为两家公司看起来都是基因检测领域的参与者,但实际上它们有很大的不同。市场定义的“最大”和“第二大”也是基于他们检测到的用户数量。Ancestry检测了1800万人的DNA,而23andme检测了超过1000万人的DNA。

然而,仔细研究两家公司的业务可以发现,虽然它们都是基于基因检测,但它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总之,Ancestry的主战场是祖先分析,正在向基因健康筛查领域进军;23andme专注于基因健康筛查和医疗领域,提供相对基础的祖先分析服务。

一个偏向祖籍,一个偏向医疗健康。

系谱学家马克麦克德莫特在Smarter Hobby网站上详细比较了两家公司的业务。

在祖先起源的分析中,祖先打败了23andme。虽然两者在检测技术上没有区别,但是提供的服务却大相径庭。只有Ancestry提供家庭配对服务,23andme没有。这项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找到家庭中的亲人。

在健康筛查业务中,23andme胜出。在这个领域,Ancestry是新手玩家,而23andme专注于此。数据显示,基因健康筛查可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个人健康信息。

比如有没有遗传病基因?你有酒窝、雀斑、脱发吗?深度睡眠能力怎么样?你的跑步能力怎么样?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基因分析,告诉用户比平均水平更容易患哪种疾病:帕金森病和乳腺癌?

用户拿到这些资料,就可以提前干预,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科学的健康管理。

在中国,有一个创业公司,——微基因,已经把自己标成了23andme。虽然不同于23魔方,但还是受到了很多风投的追捧,包括国内基因检测龙头上市公司华大基因。

WeGene:关注医疗健康

WeGene的首席运营官郑强告诉DeepTech,该公司已经完成了50万人的基因测试。

与此同时,郑强表示,在Ancestry的祖先分析产品的300万订户中,绝大多数是摩门教徒,他们有着强烈的家庭意识,属于美国较富裕的阶层。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需求,有支付能力,但对于其他美国人来说,祖籍分析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还是未知数。

资料显示,从2019年开始,血统基因检测数量开始下降。据外媒分析,第一波基因检测的红利已经结束,对这项服务感到好奇的人也基本完成了检测。那么,下一波用户在哪里呢?今年年初,由于销售疲软,Ancestry解雇了6%的员工。

郑强说中国只有一万名摩门教徒。

直接对标23andme,WeGene看好基因检测未来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现在,WeGene已经开始与相关制药公司合作,提供临床试验业务(CRO)服务。

这项服务最直接的好处是,以前药企研发药物,需要不断招人测试。而且,招进来的人可能要有一些家族史。这一过程耗时、费力且成本高昂。

现在,整个数据库都准备好了。企业掌握的人群DNA数据可以帮助药企匹配合适的对象,从而大大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减少研发时间。

除此之外,WeGene还与护肤公司合作,从基因筛查的角度提供发展建议。

然后,好像很多企业都可以做基因健康筛查。这项服务的障碍在哪里?

告诉郑强迪普泰克,SNP芯片通常用于基因检测。人类DNA有32亿个基因座,但是用一个芯片一次只能检测几百万个基因座,所以选择检测哪些基因座是个大学问。

公司要根据自己的业务定制检测站点。哪些部位与癌症有关?哪些站点可以帮助猜测前后站点的信息,从而提高检测性价比?

市面上基因检测公司使用的SNP芯片大多来自lllumina或者赛默飞世尔科技,都是商业产品。如果只是买来直接测试,肯定能测试成功,但意义不大。

图:DNA的双螺旋结构(来源:pixabay)

WeGene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完成对微光芯片的深度定制,更有效的选择探测场地。

这就是基因检测企业的壁垒。

但是,每个公司都可以有这个屏障。因为它的特点是“个性化”。祖籍分析的基因检测公司有自己的选点模式,健康筛查公司也有另一种模式。他们很难染指对方,从而保护了各自业务的独立性。

但是,整个基因检测行业还有一个更大的壁垒,这也是黑石集团愿意花47亿美元收购血统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大数据。

社交网络、祖先数据分析、基因健康筛查和CRO业务都与数据相关。

数据量越大,商业价值就越大,提供的结果就越准确。

在网上,很多用户抱怨同一个人的祖籍检测结果在不同平台差异很大。这与周坤和郑强的解释一致,是数据规模和算法造成的。当一个公司拥有的某个地区、某个种族的数据越多,用户的DNA在这里的匹配就越准确。

这个准确度是随着公司数据量的增加和算法的成熟而提高的。

郑强提到了另一点。现在的祖先分析和基因筛查,大多是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算法的完善需要大数据的“反哺”。数据就像食材。虽然有些食材不一定能做出好菜,但食材不足注定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魔方创始人周坤直言,基因检测是大数据的生意。

悬在基因检测头上的一把剑:隐私问题

自脸书隐私泄露事件以来,公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根据数据,40%不想做基因检测的人担心

有人担心自己的基因会泄露,有人担心非法组织会制造针对自己的病毒,有人担心自己基因的缺陷会导致歧视。针对基因隐私问题,华大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人才官、猛犸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艳梅对DeepTech表示,首先要推动技术的应用,解决令人担忧的隐私问题。

朱艳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基因检测的现状就像互联网兴起的前夜。当时很多人担心个人信息会在网上泄露,但这并不能阻止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窃取用户隐私犯罪的打击力度,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此外,我国于2019年7月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让基因隐私保护有迹可循。

周坤对此的看法是,基因检测公司不会出售用户的基因数据,因为出售数据不如开发数据本身赚钱,这在经济上是不合适的。

“如果纯粹卖数据,血统卖不出4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