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巴生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互联网 >内容

互联网

什么是平板电视模式(什么是平板电视)

2024-06-01 12:03:44互联网帅气的蚂蚁
购买平板电视需要知道的八个问题。查阅现在的报纸杂志和网络,发现平板电视相关的问题很多,各种观点和说法非常混乱,各方的分歧和争议也非

什么是平板电视模式(什么是平板电视)

购买平板电视需要知道的八个问题。查阅现在的报纸杂志和网络,发现平板电视相关的问题很多,各种观点和说法非常混乱,各方的分歧和争议也非常大。笔者长期关注平板电视的发展,面对这样的信息和说法,有时难免会感到困惑。所以,这次我们基于PC World中国实验室的工程师对181款平板电视产品的评测经验,试图为用户关心的以下平板电视热点问题找到一些答案。什么是平板电视?笔者在大中型卖场的测评过程中,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消费者询问平板电视是什么,不同厂家的促销员用各种方式解释平板电视。在收集这些厂商意见的同时,我们也咨询了相关专家,推出了一个大众化、被接受的平板电视定义。平板电视的定义来源于英文FlatPanel的直译。平板主要不同于CRT电视的成像原理,电子枪必须与显示屏保持一定距离。最初的平板显示主要是指等离子和液晶显示技术。在它们的显示原理中,成像组件与显示屏集成在一起,像素分布在一个平面上。所以,原来的平板电视是指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等直视型电视产品,这也是对市场上普及度较高的平板电视的一种定义。液晶背投和DLP背投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背投技术。它们也被称为MD(微型显示器)背投,与CRT背投不同。微显示背投技术从成像原理上实现像素平面分布,从结构上也可以在平面方向上发展。比如最薄的DLP背投已经可以做到17.4cm的厚度,所以业界也开始将微显示背投产品归入平板电视的范畴。平板显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论坛—— FPD International在2004年首次吸收了微显示背投技术,从而将微显示背投技术认定为平板显示技术,并将其列为FPD国际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本刊更愿意向读者推荐FPD国际论坛中对平板电视的定义:所有实现显示像素扁平化的显示产品都可以称为平板显示,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电视就是平板电视产品,从而定义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DLP背投电视都是平板电视产品,未来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FED、SED技术的电视都是平板电视产品。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哪个好?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视和液晶显示(LCD)电视哪个好?这是几乎每一个准备购买平板电视产品的用户都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也是目前最具争议性和争议性的话题。因此,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重点对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除了对大中型卖场的数十台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进行对比调查外,我们还从松下收集了一整套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在PC World中国实验室进行对比评估。相对来说,实验室里的评价更细致严谨。我们不仅考察了普通DVD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效果,还使用了一些专业的测试文章、静止图像和高清文章进行测试。1.原理等离子体是一种利用惰性气体放电的显示技术。等离子管被用作发光器件。每个像素对应一个等离子管,屏幕上发光的等离子管均匀分布。这样显示出来的图像中心和边缘完全一致,不会有失真,实现了真正的纯平面。等离子是一种自发光显示技术,不需要背景光源,所以不存在LCD显示的视角和亮度均匀性问题,实现了高亮度和高对比度。三原色共用同一个等离子管的设计也避免了聚焦和会聚的问题,可以实现非常清晰的图像。

电视中的液晶显示是一种透射显示技术。薄膜技术制成的晶体管电极通过扫描主动控制显示点的通断,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进而改变遮光和透光状态来显示图像。LCD本身不发光,所以需要背光,所以亮度取决于背光和LCD本身的透光效率。所以液晶电视比等离子电视更难做到高亮度和高对比度,在响应时间和可视角度上也存在问题。不过最近液晶技术的进步还是挺惊人的。目前LCD和等离子在亮度和可视角度上没有太大区别。市面上大部分液晶电视的响应时间都达到了13 ~ 16ms,还有很多12ms、8ms的产品,可以彻底解决动态文章显示过程中的残影、拖尾现象。2.对于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来说,寿命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从原理上讲,由于自然气态的氖气、氙气等惰性气体在显示过程中被电流脉冲激活而产生色光,这些气体有一定的寿命限制,所以原装等离子电视的标称寿命大多为25000 ~ 30000小时,而且是不可恢复的。但是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等离子电视的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新一代等离子屏的寿命已经达到了6万小时。今天卖场里等离子电视的寿命基本都是6万小时,和液晶电视基本持平。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等离子电视的寿命是可以解决的,而且以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6万小时可以保证一个普通家庭正常使用10年,10年基本是一个产品更新换代期。液晶电视的寿命大概是50000 ~ 75000小时,但是这个寿命可以通过更换背光来恢复。而且液晶电视也在探索LED等新光源技术。我相信寿命可以进一步延长。3.性能指标如果走进卖场,你会发现等离子电视的标称亮度和对比度指标都高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的标称对比度基本都是3000:1、4000:1、5000:1,最新的达到了10000:1,亮度大多在500 CD/m2到1000 CD/m2之间;液晶电视的对比度指数基本在400:1-1200:1之间,亮度大多在400-800cm/m2之间。仅从标称指标来看,等离子电视高于液晶电视,这被认为是等离子电视性能优于液晶电视这一说法的由来。事实上,由于两种技术的显示原理不同,亮度和对比度的标称方法也不同。而且由于没有相关标准,不同厂家的标称方法也不一样,所以不仅两种显示技术的指标不具有可比性,不同厂家的指标也不具有可比性。从店内商品的主观测评结果可以看出,两款商品的亮度基本一致,展示图片亮度差别不大。对比度确实是等离子电视的优势,但远没有表面数据的差异大,对比度指标只能影响一些特定场景下的显示效果。4.显示效果其实无论是亮度还是对比度指标,最终影响的都会是电视的图像显示效果,这也是用户最直接的视觉体验。主要从清晰度、色彩、层次、细节几个方面考察显示效果。在清晰度方面,仔细看的话,等离子电视图像的像素感更强,尤其是分辨率为852480的产品,而液晶电视(目前市面上液晶电视的分辨率一般在1280720以上)的图像更细腻。但如果看目前40寸左右的产品,3m~4.5m的最佳观看距离,很难发现两者的区别。随着等离子电视的主流分辨率逐渐提高到1024,在色彩方面,两者的差别也很小,只是在色彩风格上有一些差异。液晶电视的色彩普遍明亮饱和,有的偏暖;等离子电视的色彩更加自然清新,不同的用户对色彩风格的偏好也会有一些差异,所以很难一概而论哪种技术的色彩表现更好。

从层次和细节上来说,液晶电视的亮景更好,等离子电视的暗景因为对比度优势更好。液晶电视显示的白色更接近纯白,等离子电视显示的黑色更真实。等离子图像显示的暗部细节非常出色,尤其是在黑暗丛林、背光暗部细节和夜景中,更能充分体现高对比度的优势。在这些场景中,整个画面的细节非常出色,物体的纹理也很丰富。液晶显示的阳光、蓝天、白云、绿草、鲜花更漂亮,适合在白天和光线充足的场景下显示。5.市场上有一种说法是液晶电视的分辨率比等离子电视高,这是不准确的。从目前市场上的产品来看,等离子电视确实有多款产品的分辨率为852480,比其42英寸的屏幕尺寸有些低,但目前市场上有1024768、1366768和10241024的分辨率。市面上的液晶电视分辨率范围比较广,从640480、1024768、1024768、1280768到19201080。目前主流应用3354用来看电视,看DVD电影。目前所有不同分辨率的产品都没有问题。对于未来的高清文章和高清电视,除了852480和640480的分辨率不能满足,其他分辨率都没有问题。考虑到部分用户会将电视连接到电脑上,对未来的分辨率有更高的需求。6.功耗从功耗上来说,等离子电视确实高于液晶电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等离子电视的标称功耗都在300 W-400w之间,而液晶电视很少超过200W W,不过近日日经BP网援引松下相关人员对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的功耗给出了新的解释按照BP的说法,等离子电视的标称功耗就是峰值功耗。原则上,等离子电视播放低亮度画面时,耗电量低于高亮度画面。原因是等离子电视要通过减少像素发光次数来调节亮度。变成亮图后,耗电量会增加。液晶电视的主要功耗是它的背光。背光的亮度原则上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画面不同而产生功耗差异。所以两者实际功耗差别不大。7.环保液晶电视的促销员一般会向消费者介绍,液晶电视是真正的环保电视,没有任何辐射,而等离子电视有紫外线辐射。原则上确实存在类似的问题。等离子发射的原理和荧光灯差不多,有一定量的紫外线辐射。但目前市面上的等离子电视都加了一层偏光玻璃阻挡紫外线,几乎所有产品都将紫外线辐射完全降低到了对人体无害的程度。但是不同级别的偏光玻璃成本差别很大。类似松下的一些产品,使用了一些专业级的偏光玻璃,完全阻挡紫外线,但是成本比普通偏光玻璃高很多。目前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都是环保电视产品,用户不用再考虑这个因素了。8.重量:重量和安装方式也是人们对两款产品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从市面上的产品来看,同样的英尺英寸产品,等离子电视比液晶电视略重,同样的42英寸产品重量在40kg左右,而液晶电视在30kg左右。但对于这两种产品,厂商大多提供了牢固的壁挂和落地式方式,如此重要的差异似乎并不影响用户的安装和安装。我们分析过两种技术的电视产品差异,两种技术都可以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实从市场上产品看,产品个体差异比技术差异要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同样是等离子电视产品,不同品牌产品的差异很多,价格差异也很大。因此建议用户在选择平板电视产品时可以少考虑或不考虑等离子和液晶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而重点考察不同品牌的产品在性能、功能、价格和服务方面的不同。